高大空間建筑火災探測技術(shù)-建筑電氣2010.2
聲明:您必須遵守我們的協(xié)議,如果您下載了該資源行為將被視為對《電天下賬號管理規(guī)范》全部內(nèi)容的認可,本網(wǎng)站資源來自原創(chuàng),僅供用于學習和交流,請勿用于商業(yè)用途。如有侵權(quán)、不妥之處,請舉報本資源,我們將及時審核處理!
高大空間建筑火災探測技術(shù)-建筑電氣2010.2
【摘要】結(jié)合高大空間建筑的特點,對目前高大空間的火災探測技術(shù)進行歸納和對比,分析各類火災探測器在高大空間中應用的制約因素
文本預覽
- 同-口-sl---
大空間建 筑火災 探測技術(shù)串
李宏文張昊(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北京市 100013)
Fire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Large Space Buildings術(shù)
Li Hongwen Zhang Hao(Institute ofBuilding Fire Research,China Academy ofBuilding
Research,Beijing 10001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建筑與傳統(tǒng)建筑在使用功能、建筑材料、結(jié)構(gòu)形式、
space buildings,the current fire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空間大小、配套設施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其在諸多
large space is summarized and compared,and 方面的特殊性以及更為突出的火災風險性和危害性.
confinement factors of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給火災探測帶來了較大的挑戰(zhàn)和困難。在我國現(xiàn)有相
fire detectors in the large spaces are analyzed.The 關(guān)標準中.并沒有針對高大空間建筑火災探測設計的
testing methods and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findings in
明確規(guī)定或指南?;馂奶綔y器的適應性、選型設置、
the research project of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響應性能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內(nèi)容都尚未明朗
Research,“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Fire Detection
化.實際工程應用中憑借以往經(jīng)驗或者照搬一般建筑
Technology譏Large space Buildings” are briefly
的條文規(guī)定進行簡單設計.都可能產(chǎn)生許多不合理的
introduced,which aimed at providing scientific reference
因素.并留下一定的安全隱患。
and basis forthe design of large space fire detection.
Keywords Large space buildings Fire detection 本文結(jié)合高大空間建筑的火災特性.對目前較為
technology Linear infrared light-beam smoke detector 適宜應用于高大空間火災防護的探測技術(shù)進行了歸納
Aspiratingsmoke detectionsystem Flame detector 和比較.并簡單介紹了科研項目“高大空間建筑火災
探測技術(shù)的試驗研究”的相關(guān)情況。
摘 要 結(jié)合高大空間建筑的特點.對目前高大 2高大空間建筑的主要火災特性
空間的火災探測技術(shù)進行歸納和對比.分析各類火災
從火災探測研究的角度出發(fā).高大空間建筑的火
探測器在高大空間中應用的制約因素:簡要介紹了中
災特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科研項目“高大空間建筑火災探測
a.可燃物種類多.室內(nèi)使用多種可燃裝修
技術(shù)的試驗研究”的試驗方法和初步結(jié)論.旨在為高
材料。
大空間的火災探測設計提供科學的參考和依據(jù)。
b.內(nèi)部空間大.空氣供應充足。燃燒可以相對
關(guān)鍵詞 高大空間建筑 火災探測技術(shù) 線型
不受限制地逐步擴大。
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 吸氣式感煙探測系統(tǒng) 火焰
c.火災燃燒產(chǎn)物在空間的傳播受空間高度和面
探測器
積的影響.使得火災探測的反應靈敏度降低?;蚴瞧?br/>火源已經(jīng)超出了火災探測器的保護范圍。
1 引言
d.高大空間建筑內(nèi)部存在環(huán)境熱分層.熱障效
我國目前處于城市建設的繁榮時期。各種超高超 應不利于煙氣的上升和探測。
限建筑、異型復雜地標建筑接踵而至。這些高大空間 e.通常情況下.高大空間建筑內(nèi)火災煙氣量產(chǎn)
木:建筑安全與環(huán)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科研項目,項目名稱:高大空間建筑火災探測技術(shù)的試驗
研究。項目編號:20080111330730004。
蟬旦塞筑火災揮測楚查!!±窒圭堡墨!_二‘—_建虢電乞。
-—__—_●___—_—●●_BUILDING
znl口年第2期l ELECTRIC●TY
生的大小主要取決于燃燒材料的性質(zhì)和燃燒狀態(tài).與 4.1 實驗室及設備安裝
樓層面積或防火單元大小無直接關(guān)系.它們只會影響 高大空間實驗室內(nèi)部空間尺寸為35 m(長)×
火勢的大小和煙氣上升的高度。 15 m(寬)×27m(高),沿四周墻壁設有3條1 m寬
的人行走廊,高度依次在5m、10 m及26m處.人行
3高大空間的火災探測技術(shù)
走廊由側(cè)面扶手和底板組成.底板是鋼網(wǎng)架(煙氣可
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 自由透過)?!粋?cè)為設備區(qū).另一側(cè)為試驗區(qū)域。
(GB 50116—98)中,對點型火災探測器的適用高度 線型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反射型)雙層布置.
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感煙火災探測器安裝高度最高不 7 m和12 m各設置一層.間距為2.5。3.5m:吸氣
超過12 m.一級感溫火災探測器安裝高度不應超過 式感煙探測系統(tǒng)分別設置水平系統(tǒng)和垂直系統(tǒng).水平
8 m,均不適合應用于高大空間建筑中。 采樣管貼頂棚安裝.采樣孑L間隔2m.垂直采樣管沿
目前國內(nèi)市場上較為成熟的火災探測器.對保護 側(cè)面墻壁設置.采樣孔間隔4m.最下方末端帽距地
空間高度無限制或限制不嚴格的.主要有火焰探測 面2m:紫外火焰探測器和紅外雙波段火焰探測器安
器、線型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以及可主動探測的吸 裝高度距地11.12 m。各類型探測設備布置如圖1、
氣式感煙探測系統(tǒng)等。但是這些技術(shù)受探測機理的限 圖2所示。實驗室中心區(qū)域上方不同高度設置多功能
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大空間建筑中 傳感探頭監(jiān)測煙氣溫度與上升速度。
普遍存在的線性熱分層環(huán)境、空調(diào)通風都會對感煙型 4.2試驗火源
探測帶來困難。照明、音響、指示標志等設備都可能 試驗采用火源為木材熱解陰燃火、棉繩陰燃火、
形成對探測路徑的遮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并合理 聚氨酯靼料火、正庚烷火、酒精火,參照國標《點型
選用設計參數(shù).是高大空間火災探測迫切需要面對的。 感煙火災探測器》(GB 4715—2005)設計不同火源
下表簡要歸納了上述探測技術(shù)的設計原則、設計 規(guī)模。試驗中考察了三個典型位置火源的探測器響應
參數(shù)及其在高大空間應用中的限制因素。 情況:中心火源(試驗火源1)、側(cè)壁火源(試驗火
源2)、墻角火源(試驗火源3)。
4高大空間建筑火災探測技術(shù)的試驗研究
4.3試驗結(jié)果分析
“高大空間建筑火災探測技術(shù)的試驗研究”依托
根據(jù)對試驗結(jié)果的初步分析.得到下述基本結(jié)論:
于實體試驗.旨在真實反映以上探測技術(shù)在高大空間
a.線型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適宜探測木材、棉
的實際應用效果.并探究不同類型探測器的適應性和
繩等具有一定發(fā)煙能力的陰燃火源.不適合探測不產(chǎn)
科學設置方法.
煙或產(chǎn)煙量小的清潔燃料類火災。在設置科學合理的
前提下.線型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對陰燃
高大空間的火災探測技術(shù)對比
Tab.Comparisonof largespacefire detectiontechnology 火源可以實現(xiàn)早期探測并達到較好的響應
探測器 靈敏度 設計原則 豐要 麻用 性能。
類型 設計參數(shù) 限制因素
b.安裝高度是影響線型紅外光束感
依據(jù)(;B 50116—98.光束軸線
線型 竄內(nèi)氣流運動、
距地高度4i宜超過20 m.至頂 設置高度、 煙探測器響應性的重要因素。高大空間環(huán)
紅外光束 中等 熱障效應、
棚的乖直距離宵為0.3~】.0m 設氍川距、
感J朋 (煙氣) 遮擋物、
探測器的發(fā)射器和接收器之問 設置層數(shù) 境存在熱障效應.煙氣上升至頂棚空間較
探測器 震動
大空間建 筑火災 探測技術(shù)串
李宏文張昊(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防火研究所,北京市 100013)
Fire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Large Space Buildings術(shù)
Li Hongwen Zhang Hao(Institute ofBuilding Fire Research,China Academy ofBuilding
Research,Beijing 10001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建筑與傳統(tǒng)建筑在使用功能、建筑材料、結(jié)構(gòu)形式、
space buildings,the current fire detection technology in 空間大小、配套設施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其在諸多
large space is summarized and compared,and 方面的特殊性以及更為突出的火災風險性和危害性.
confinement factors of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給火災探測帶來了較大的挑戰(zhàn)和困難。在我國現(xiàn)有相
fire detectors in the large spaces are analyzed.The 關(guān)標準中.并沒有針對高大空間建筑火災探測設計的
testing methods and preliminary conclusions findings in
明確規(guī)定或指南?;馂奶綔y器的適應性、選型設置、
the research project of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響應性能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內(nèi)容都尚未明朗
Research,“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Fire Detection
化.實際工程應用中憑借以往經(jīng)驗或者照搬一般建筑
Technology譏Large space Buildings” are briefly
的條文規(guī)定進行簡單設計.都可能產(chǎn)生許多不合理的
introduced,which aimed at providing scientific reference
因素.并留下一定的安全隱患。
and basis forthe design of large space fire detection.
Keywords Large space buildings Fire detection 本文結(jié)合高大空間建筑的火災特性.對目前較為
technology Linear infrared light-beam smoke detector 適宜應用于高大空間火災防護的探測技術(shù)進行了歸納
Aspiratingsmoke detectionsystem Flame detector 和比較.并簡單介紹了科研項目“高大空間建筑火災
探測技術(shù)的試驗研究”的相關(guān)情況。
摘 要 結(jié)合高大空間建筑的特點.對目前高大 2高大空間建筑的主要火災特性
空間的火災探測技術(shù)進行歸納和對比.分析各類火災
從火災探測研究的角度出發(fā).高大空間建筑的火
探測器在高大空間中應用的制約因素:簡要介紹了中
災特性主要有以下幾點:
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科研項目“高大空間建筑火災探測
a.可燃物種類多.室內(nèi)使用多種可燃裝修
技術(shù)的試驗研究”的試驗方法和初步結(jié)論.旨在為高
材料。
大空間的火災探測設計提供科學的參考和依據(jù)。
b.內(nèi)部空間大.空氣供應充足。燃燒可以相對
關(guān)鍵詞 高大空間建筑 火災探測技術(shù) 線型
不受限制地逐步擴大。
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 吸氣式感煙探測系統(tǒng) 火焰
c.火災燃燒產(chǎn)物在空間的傳播受空間高度和面
探測器
積的影響.使得火災探測的反應靈敏度降低?;蚴瞧?br/>火源已經(jīng)超出了火災探測器的保護范圍。
1 引言
d.高大空間建筑內(nèi)部存在環(huán)境熱分層.熱障效
我國目前處于城市建設的繁榮時期。各種超高超 應不利于煙氣的上升和探測。
限建筑、異型復雜地標建筑接踵而至。這些高大空間 e.通常情況下.高大空間建筑內(nèi)火災煙氣量產(chǎn)
木:建筑安全與環(huán)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科研項目,項目名稱:高大空間建筑火災探測技術(shù)的試驗
研究。項目編號:20080111330730004。
蟬旦塞筑火災揮測楚查!!±窒圭堡墨!_二‘—_建虢電乞。
-—__—_●___—_—●●_BUILDING
znl口年第2期l ELECTRIC●TY
生的大小主要取決于燃燒材料的性質(zhì)和燃燒狀態(tài).與 4.1 實驗室及設備安裝
樓層面積或防火單元大小無直接關(guān)系.它們只會影響 高大空間實驗室內(nèi)部空間尺寸為35 m(長)×
火勢的大小和煙氣上升的高度。 15 m(寬)×27m(高),沿四周墻壁設有3條1 m寬
的人行走廊,高度依次在5m、10 m及26m處.人行
3高大空間的火災探測技術(shù)
走廊由側(cè)面扶手和底板組成.底板是鋼網(wǎng)架(煙氣可
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 自由透過)?!粋?cè)為設備區(qū).另一側(cè)為試驗區(qū)域。
(GB 50116—98)中,對點型火災探測器的適用高度 線型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反射型)雙層布置.
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感煙火災探測器安裝高度最高不 7 m和12 m各設置一層.間距為2.5。3.5m:吸氣
超過12 m.一級感溫火災探測器安裝高度不應超過 式感煙探測系統(tǒng)分別設置水平系統(tǒng)和垂直系統(tǒng).水平
8 m,均不適合應用于高大空間建筑中。 采樣管貼頂棚安裝.采樣孑L間隔2m.垂直采樣管沿
目前國內(nèi)市場上較為成熟的火災探測器.對保護 側(cè)面墻壁設置.采樣孔間隔4m.最下方末端帽距地
空間高度無限制或限制不嚴格的.主要有火焰探測 面2m:紫外火焰探測器和紅外雙波段火焰探測器安
器、線型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以及可主動探測的吸 裝高度距地11.12 m。各類型探測設備布置如圖1、
氣式感煙探測系統(tǒng)等。但是這些技術(shù)受探測機理的限 圖2所示。實驗室中心區(qū)域上方不同高度設置多功能
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大空間建筑中 傳感探頭監(jiān)測煙氣溫度與上升速度。
普遍存在的線性熱分層環(huán)境、空調(diào)通風都會對感煙型 4.2試驗火源
探測帶來困難。照明、音響、指示標志等設備都可能 試驗采用火源為木材熱解陰燃火、棉繩陰燃火、
形成對探測路徑的遮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并合理 聚氨酯靼料火、正庚烷火、酒精火,參照國標《點型
選用設計參數(shù).是高大空間火災探測迫切需要面對的。 感煙火災探測器》(GB 4715—2005)設計不同火源
下表簡要歸納了上述探測技術(shù)的設計原則、設計 規(guī)模。試驗中考察了三個典型位置火源的探測器響應
參數(shù)及其在高大空間應用中的限制因素。 情況:中心火源(試驗火源1)、側(cè)壁火源(試驗火
源2)、墻角火源(試驗火源3)。
4高大空間建筑火災探測技術(shù)的試驗研究
4.3試驗結(jié)果分析
“高大空間建筑火災探測技術(shù)的試驗研究”依托
根據(jù)對試驗結(jié)果的初步分析.得到下述基本結(jié)論:
于實體試驗.旨在真實反映以上探測技術(shù)在高大空間
a.線型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適宜探測木材、棉
的實際應用效果.并探究不同類型探測器的適應性和
繩等具有一定發(fā)煙能力的陰燃火源.不適合探測不產(chǎn)
科學設置方法.
煙或產(chǎn)煙量小的清潔燃料類火災。在設置科學合理的
前提下.線型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對陰燃
高大空間的火災探測技術(shù)對比
Tab.Comparisonof largespacefire detectiontechnology 火源可以實現(xiàn)早期探測并達到較好的響應
探測器 靈敏度 設計原則 豐要 麻用 性能。
類型 設計參數(shù) 限制因素
b.安裝高度是影響線型紅外光束感
依據(jù)(;B 50116—98.光束軸線
線型 竄內(nèi)氣流運動、
距地高度4i宜超過20 m.至頂 設置高度、 煙探測器響應性的重要因素。高大空間環(huán)
紅外光束 中等 熱障效應、
棚的乖直距離宵為0.3~】.0m 設氍川距、
感J朋 (煙氣) 遮擋物、
探測器的發(fā)射器和接收器之問 設置層數(shù) 境存在熱障效應.煙氣上升至頂棚空間較
探測器 震動
AIGC
"《高大空間建筑火災探測技術(shù)》是一篇發(fā)表在2010年2期的《建筑電氣》學術(shù)期刊中的研究文章。該論文針對現(xiàn)代大型、開闊(高大空間)建筑物的特點,深入探討了火災早期探測與報警系統(tǒng)的重要性及挑戰(zhàn)。內(nèi)容可能涵蓋了火災探測器的選擇與配置、熱釋光紅外線探測、光纖光柵感溫探測、火焰和煙霧檢測、氣體探測等多種火災探測技術(shù)在高大空間環(huán)境中的應用原理、性能分析、實際案例以及系統(tǒng)設計優(yōu)化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對這些先進技術(shù)的應用與集成,旨在提高高大空間建筑內(nèi)的火災預防與初期預警能力,保障人員生命安全并減少災害損失。"